找到相关内容639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譬喻(Avadana)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

    方法常常以身体为对治执着的对象,既解构身体的感官体验,又贬抑「体验」的虚幻性。但是佛教也强调人身的苦乐均衡是难得的禀赋,使得人比其它五道极苦极乐的有情众生更易有修行解脱的机会。意即人类的「体验」是修行...

    李玉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3070857.html
  • 近代黄教传入蒙古之因由初探

      名,获佛陀之道往生极乐西天。(注24)  时阿勒坦汗闻言后「欣然赞同」。  数年后,彻辰洪台吉亦对他的叔祖有同样的劝告:  「从前失陷城池,与中国人结仇,以致出亡失统,今汗寿  已高,渐至于老,事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4570875.html
  • 六朝佛教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

    战争的原因,都是由于国家的对立,民族  的纷争所致。佛教则提倡国际观念,说一切人类,有一个共  同极乐世界,是在西方。印度才是真正的中国,而我们中国  ,却是边鄙。这样自然消灭了国家思想的狭隘性,而使...

    刘泽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4870879.html
  • 论佛法与禅净

    以  能深解第一义谛,故能洞达经教之旨趣,而为人之导师,又  因极乐之高超殊胜,故一往生便能位登上品,速疾成佛,故  谓犹如戴角虎也。有禅无净土者,指虽见性,并未实证,以  未实  361页  证,故... 性,若能专勤念佛,信愿具足,便可仗如来之大悲愿力所加  摄,必能往生极乐,待华开见佛,即能闻法悟道。盖以极乐  之殊胜因缘,终可明见自心也。此间所云有净土者,乃信愿  行具足之谓,绝非一曝十寒,...

    果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070882.html
  • 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

    一节,则(2)之解释最  为近似。始皇既求羡门,复禁「不得」,藤田以为始皇思想  是极端物质的,且深信神仙之说,冀现身不死,故与佛教之  理不相容云云。然身登极乐,与神仙不死,祇差一间,藤田  所解,...

    岑仲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1370900.html
  • 僧叡对空有二说之会通

    ,  页89  也就是泥洹经所强调的「不空」的部分,这个「不空」的部分首先令人注意的特色是常住不变的,泥洹经说明了所谓「常住不变」的内容是:  「众苦悉灭,说无所有,极乐无想、无常变易所不能坏,是故...

    涂艳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371109.html
  •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

    表现弥勒佛在他的人间净土宣说微妙佛法,描绘弥勒佛人间净土极乐的场面。敦煌第329窟北壁的“弥勒经变相。(图四)是一初唐作品,全图分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上段正中是“弥勒上生经变相”,其它部分皆为“弥勒下生经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971116.html
  • 试论在西夏的藏传佛教僧人及其地位、作用

    《求生极乐净土颂》的大法师龙幢,蔡巴噶举僧人查巴僧格,萨迦派僧人禅巴、宝昌,以及吉外吉、减波把波、谛刺等。  由上可知,在西夏传播教法的藏传佛教僧人是以噶举派和萨迦派僧人为主,噶举派中则主要是噶玛噶举...

    孙昌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971181.html
  • 曼茶罗修法

    身刹土呢?就是报身佛(五方佛等)所在的刹土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报身刹土,金刚萨埵的东方现喜刹土也是报身刹土。念诵仪轨如下: 喔明迭千杜波果毕兴 报身佛处大乐密严刹 ...

    见内

    |供曼茶|加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2551371400.html
  •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——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的三大语系佛教代表访谈录

    教界也要积极走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,要学习汉传佛教积极服务社会的一些作法,比如开展慈善公益事业。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成佛,只求自己的解脱。记得当年喜饶嘉措大师就号召佛教徒“为创造现实的人间极乐世界而奋斗”,也就...教,而不是与社会无关、与世无争的宗教,从这个角度说,我们更要提倡赵朴老“人间佛教”的思想,造福社会,服务于民众。就像十世班禅大师所提出的那样,“我们不但要向往来生的佛国净土,我们更要创造今生的极乐世...

    桑吉扎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171409.html